据路透社最近援引知情人士和他们看到的一份文件称,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建立一个网络,以出售计算能力,并遏制数据中心无节制的增长,这种增长导致了产能过剩,并威胁到其可行性。在经历了三年的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后,国家发改委正在对该行业进行全国范围的评估,在此期间,数千个地方政府支持的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中国政府政策顾问称,北京还在寻求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国有云服务,以利用剩余的计算能力。他们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正在与中国的三大国有电信公司合作,寻找将数据中心连接成网络的方法,以创建一个可以出售计算能力的平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屹力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一切都将移交给我们的云,以执行统一的组织、编排和调度能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工信部下属的一个智库。陈没有具体说明云服务提案的细节,但他的演示材料显示,中国计划到202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共计算能力的标准化互联互通。
一些分析师对该计划持怀疑态度,因为该计划带来了技术挑战。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三家国有电信公司以及工信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未使用的计算能力和财务状况不佳的数据中心可能会阻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雄心。繁荣与萧条 2022年,在中国启动了一项名为“东数西算”的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后,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开始了,该项目旨在通过将设施集中在能源成本更低的西部地区,以满足东部经济中心的需求,从而协调数据中心的建设。
陈在6月份的活动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迄今已批准了至少7000个计算中心。
路透社对用于计算的数据中心政府采购文件的审查显示,去年国家投资大幅增加,总额达247亿元人民币(34亿美元),而2023年超过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倍。
今年,已经有124亿元人民币(2024年总额的一半)投资于这些中心,其中大部分位于遥远的西部地区新疆。
但虽然2023年仅取消了11个此类与数据中心相关的项目,但在过去的18个月里,取消了100多个项目,这表明地方政府越来越担心其投资回报。
一家为这些数据中心提供产品的服务器公司的项目经理表示,在政府和国有企业将充当买家的预期下,投资者和地方政府往往会进行投机性建设。
86Research的分析师Charlie Chai表示:“首先,在偏远的西部省份建设数据中心的想法缺乏经济依据。”他还补充说,较低的运营成本必须考虑到性能和可访问性的下降。
为了规范该行业的发展,中国国家发改委(NDRC)今年早些时候启动了一项全国范围的评估,该评估已经加强了对3月20日之后计划的新数据中心项目的审查,并禁止地方政府参与小型计算基础设施项目。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旨在通过设定具体的门槛来防止资源浪费,例如要求签订计算能力购买协议和最低利用率,以筛选出不合格的项目。该知情人士没有提供有关门槛的详细信息。
国家发改委没有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技术差距 行业消息人士和中国政策顾问表示,鉴于数据中心将电力实时高效地传输给用户的技术仍不发达,因此形成计算能力网络并非易事。
当中国政府推出“东数西算”项目时,其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20毫秒的最大延迟,这是高频交易和金融服务等实时应用所必需的阈值。
然而,项目经理表示,许多设施,特别是那些建在偏远西部地区的设施,仍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许多中心还使用来自Nvidia的不同芯片和华为Ascend芯片等本地替代品,这使得将具有不同硬件和软件架构的各种AI芯片集成到统一的云服务中变得困难。然而,陈持乐观态度,他描述了一种云桥接底层计算能力和物理基础设施差异的愿景。
他说:“用户无需担心底层是什么芯片;他们只需要指定他们的需求,例如所需的计算能力和网络容量。”